讀經材料 27/7-2/8

Latest Comments

No comments to show.
讀經材料

七月27日(周一)

讀經:詩三七〜三九,徒二八11〜31

背經:徒二八30~31

進入事實:

  1. 在詩篇三十七篇中,大衛如何描述信靠耶和華的人在地上當有的生活?(詩三七3~6)
  2. 詩篇三十八篇開始說到,求主不要在怒中責備、懲治,最後說到求主不要撇棄、遠離,你覺得這其中最主要地緣故乃是詩人認識了什麼?(詩三八)
  3. 大衛在詩篇三十九篇認識他的年日短暫,在神面前如同無有,但他的指望是什麼?(詩三九4~11)
  4. 保羅對在羅馬的猶太人見證神的國,以耶穌的事勸服他們,他們有的信,有的不信,保羅對此有什麼樣的認識與傳說?(徒二八23~29)

 

七月28日(周二)

讀經:詩四十〜四二,羅一1〜17

背經:羅一16~17

進入事實:

  1. 詩篇四十篇說到,祭物和供物是神不喜悅的,燔祭和贖罪祭不是神所要的,但詩人在基督的靈裡就有個宣告:我來了,這個「我」樂意作什麼,裡面有什麼?(詩四十6~8)
  2. 在詩篇四十一篇中哪些話,預言了新約中基督耶穌的被賣?(詩四一)
  3. 在詩篇四十二篇中,詩人描述他的魂(心)憂悶、煩躁,但他又如何勸勉自己?(詩四二5, 11)
  4. 保羅在羅馬書一開頭如何從兩面來介紹神的兒子,我們的主耶穌基督?(羅一3~4)

 

七月29日(周三)

讀經:詩四三〜四五,羅一18〜32

背經:詩四五6~7,羅一20

進入事實:

  1. 當神發出亮光和真實,神是要引導詩人到哪裡?而詩人的經歷又是到了哪裡?(詩四三)
  2. 在詩篇四十四篇,詩人描述了古時列祖的事,他們的發旺伸展,不是靠著刀劍,乃是靠著什麼?(詩四四1~3)
  3. 詩人在詩篇四十五篇說到,神的寶座是永永遠遠的,神愛公義,恨惡邪惡,所以神用什麼來膏王(豫表基督)?對於這王,女子(豫表基督徒,基督的新婦)應當如何讓王來羨慕她的美貌?(詩四五6~12)
  4. 神的事情,人所能知道的,原顯明在哪裡?我們藉著受造之物可以曉得什麼,這是無所推諉的?(羅一18~21)

 

七月30日(周四)

讀經:詩四六〜四八,羅二1〜16

背經:羅二7~8

進入事實:

  1. 在詩篇四十六篇中,詩人如何描述神的城?又如何說到神與這城的關係?(詩四六4~7)
  2. 在詩篇四十八篇中也說到神的城,詩人又是如何來描述?對於這城,我們當如何來觀察,來傳述給後代?(詩四八1~3, 12~14)
  3. 凡恆心行善,尋求榮耀、尊貴和不朽壞的,神就以什麼報應他們?對私圖好爭,不信從真理,反信從不義的人,神又如何?(羅二6~11)

 

七月31日(周五)

讀經:詩四九〜五一,羅二17〜三8

背經:詩五一10~12

進入事實:

  1. 詩篇四十九篇中描述人的財富,它說到財富不能帶給人什麼?又在哪裡說到這正是神所可以給人的?(詩四九7~9, 15)
  2. 神是召聚怎樣的人到祂那裏去?我們所獻給神的,事實上,都是誰的?但是當我們願意獻上感謝祭時,我們卻會得著什麼?(詩五十5, 7~15, 23)
  3. 詩篇五十一篇是大衛在怎樣的背景下寫的?在大衛認罪之後,他如何向主祈求有一個積極地、重新的開始?(詩五一10~14)
  4. 作為一個倚靠律法,指著神誇口的猶太人,他們對神、對人有哪些特點?(這些特點是猶太人當有的見證,卻沒有實化在他們身上。)(羅二17~24)

 

八月1日(周六)

讀經:詩五二〜五四,羅三9〜31

背經:羅三23~24

進入事實:

  1. 詩人在詩篇五十二篇中說到,神要拆毀作惡的人,而詩人自己對神卻有怎樣的渴慕?(詩五二8~9)
  2. 詩篇五十三篇中,詩人如何描繪愚頑人?神從天上要尋找怎樣的人?祂尋找到了嗎?(詩五三1~3)
  3. 當外人起來攻擊大衛,大衛卻對神有什麼樣的認識與回應?(詩五四)
  4. 律法的用處是什麼?因為是什麼樣的人,所以人都不能本於行律法在神面前得稱義?(羅三19~20)

 

八月2日(主日)

讀經:詩五五〜五七,羅四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14

背經:羅四4~5

進入事實:

  1. 大衛在詩篇五十五篇中描述,他從誰受到辱罵、欺壓?在這樣的情形中,他又是如何倚靠神?(詩五五13,22)
  2. 大衛如何描述神在他危難時的看顧?至終,在他心裡又有對神怎樣的確定?(詩五六8~13)
  3. 當大衛經歷了神的慈愛和信實,他如何述說他心中的堅定與對神的讚美?(詩五七7~11)
  4. 保羅如何以亞伯拉罕為例,來說出因信得著稱義的表樣?(羅四13~22)

Tags:

Comments are closed